主要內容
在設計有機發光二極管(OLED)的光學結構時,考慮了組成有機發光二極管(OLED)材料的光學特性。由于頂發射OLED中存在微腔效應,因此光學設計與OLED器件的效率、發射光譜和色標等光學特性有關。
在本文中,通過調整薄金屬層和覆蓋層(CPL)的厚度,優化了頂發射藍光OLED的性能。在具有第二腔長的OLED結構中實現了深藍發射,即使在薄金屬層的透光率很高時也是如此。適用于具有第二微腔結構的OLED金屬薄膜厚度范圍很廣。相反,薄金屬層的厚度決定了CPL的優化厚度,以實現高效率。
更薄的金屬層意味著在具有第二微腔結構的OLED器件中可以獲得更高的效率。此外,具有較薄金屬層的OLED顯示出較少的顏色變化作為視角的函數。
文中使用我公司的仿真軟件Setfos執行光學仿真并優化OLED堆棧設計。
Setfos用于各種類型太陽能電池(包括鈣鈦礦、有機、疊層、硅基電池等)、鈣鈦礦LED、OLED器件及相關光電材料性能的仿真系統,對器件設計、構建、光學性能、電學性能以及光電材料的性能進行模擬計算和優化。(點擊訪問)Correlation between optimized thicknesses of capping layer and thin metal electrode for efficient top-emitting blue organic light-emitting diodes
Hyunsu Cho, Chul Woong Joo, Byoung-Hwa Kwon, Chan-mo Kang, Sukyung Choi, Jin Wook Sin